

我見過滄海的云
巫峽的雨
我見過一月的白雪覆于白山
又漸變于蔥蘢。
三峽天下壯,請君乘船游。
漫山花開的季節,抓住春季的小尾巴,約上朋友,坐船游覽久違的長江三峽。由山城重慶出發,游覽江畔小城豐都,乘坐汽車直奔萬州港,開啟江上之旅。
山城夜景
01
重慶非去不可,豐都不去不行
豐 都
一座位于重慶版圖中心的江畔城市,三峽工程,豐都千年古城沉于江底。“世界鬼城”依然名揚天下,我們慕名來到鬼城景區,對這里錯落有致的亭臺樓閣,巧奪天工的廟宇殿堂,驚心動魄的神王鬼卒驚嘆不已。傳說中有兩位道士在名山修煉成仙,形成一套完整的鬼界司法體系和獨特的鬼城民俗文化體系,塑造有酒鬼、色鬼、淘氣鬼等不同形態的鬼。
夜幕降臨,閑步濱江幽徑,
依偎在江畔欄桿處,酌一杯清酒,
沉浸在不夜城慢生活,
觀山親水,任涼風吹習,看兩岸夜景,品鬼城麻辣雞,享受在這一江兩城的浪漫無限
02
臨泉之勝,莫與南浦(萬州)爭長者也
萬 州
我們由萬州港坐上游輪,真正開始水上三峽之旅。初坐江上游輪,總是抑制不住那顆怦然的心情,停留在船頭甲板,平湖萬州的城市形象瞬間展現在眼前,萬州的美,就在這江面慢慢鋪展開來,觀碧波萬頃,白云悠悠,望西山鐘樓,體悟到前所未有的愜意與溫韻。
游輪起航。一篇巨幅的“山-水-城”畫卷徐徐展開,欣賞著萬州城市的美,當船行至長江二橋,便聽到周邊議論聲,發生在一輛普普通通公交車上,卻成為了全國上下關注的焦點,十多條生命戛然而止,只因為一名乘客的沖動,這樣的痛楚是何等的令人痛徹心扉。
長江二橋
游輪駛離萬州,掩映著傍晚的夜色,順流而下,到達云陽張飛廟。勇毅剛直的張飛急于為義兄關羽報仇,被部將所害,其頭顱被拋于江中。有漁人夜得張飛托夢,到江中打撈張飛頭顱,意外撈到一罐金子,于是用此金造了張飛廟。故有張飛"頭在云陽,身在閬中"之說。
張飛廟
03
眾水會涪萬,瞿塘爭一門
瞿 塘 峽
天還沒有大亮,周圍很靜,只聽見船里機器撥水的聲音。
不一會,天水相接群山環繞的地方出現了一道紅霞。紅霞的范圍慢慢擴大,越來越亮,我知道太陽就要從天邊升起來了,便目不轉睛地望著那里,太陽躲在云層后面,人看不見它,只看到一片燦爛的朝霞亮光。此時的不正也應了“朝辭白帝彩云間”的濃濃詩情。
大江至此,萬江畢匯,南北兩岸峭壁千仞,如刀砍斧削一般,呈現出“眾水會涪萬,瞿塘爭一門”的壯觀景象,不愧為“夔門天下雄”的美譽。
夔門
進入夔門,便是最為雄偉險峻的瞿塘峽。
山的雄奇,水的靈動,在這里展現的淋漓盡致、蕩氣回腸。
瞿塘峽
04
曾經滄海難為水,除卻巫山不是云
巫 峽
輪船在巫山停靠,我便上岸游覽江畔巫山縣城。印象最為深刻是巫山城幾十米落差大臺階,在烈日下拾級而上,汗流浹背,就在停歇間的回眸瞬間,驚嘆:一種雄踞高地,平賞壯闊彩云藍天,俯攬大河群山,眼下是顯得小巧的游輪和志于攀登的寥寥三兩人!
游輪一路高歌猛進,傍晚行駛到巴東,似有“輕舟已過萬重山”的氣派。
傍晚的巴東,云層已經很厚,太陽的光芒透過云層,穿過云縫,柔和的散布光芒,周邊云層被層層盡然,好一幅巴東晚霞風光。
如果說朝陽是濃烈絢爛,噴薄而出,
那么晚霞就是悲壯激昂,舍我其誰。
05
截斷巫山云雨,高峽出平湖
秭 歸
一夜行船,到達了目的地秭歸,順手拉開窗簾,
滿湖清江水,一輕舟悠蕩。
高峽平湖,煙霧浩渺,站在甲板觀景臺,
直呼“我已騰云駕霧,直上九天攬月”!
休說陳年蹉跎事,喜看舊土著新裝。秭歸城因遷而興,因遷而美,歷經遷徙涅槃的秭歸,途經秭歸縣城,這里已然成為一個充滿生機活力,富集自然山水,擁有詩歌之鄉之稱,與三峽大壩相得益彰的生態旅游城市。
秭歸城
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鼻祖—屈原的故鄉,游覽了最新遷建的屈原祠,我不禁細想著年年繞不開的端午粽子節,據說每年在這個節日里,當地人都會吃粽子,掛艾蒿,扎香袋,喝雄黃,游江招魂,競渡龍舟,詠詩作賦,以各種形式紀念屈原。
屈原祠
三峽大壩
此行到達游覽的終點站:世界最大的水力大壩工程—三峽大壩,登上185觀景臺,極目遠望大壩阻攔的長江水,想象著大壩兩側幾十米水面落差形成的激流涌蕩,年發電量800多億度,不禁感嘆的確不愧為世界最偉大的建設。
飽覽三峽美景,暢游一江山水。
勒是霧都,勒是山城,勒是我心目中的三峽記。
